今天的光電人物為各位朋友介紹一位80后,他是我們很多年輕人的榜樣,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吧! 陳宇翱, 男,漢族,1981年4月出生于江蘇啟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物理學院執行院長。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2013年歐洲物理學會授予2013年度“菲涅爾獎”,以表彰他在光子、冷原子量子操縱和量子信息、量子模擬等領域的杰出貢獻。 陳宇翱的性格偏沉靜,但偶爾也有煩躁的時候。一旦如此,他就去散步,或者找朋友天南海北地聊,自我放松后,很快又能回到平靜的狀態。他告訴筆者:“做科研要禁得住喧嘩,耐得住寂寞! 生活中的陳宇翱喜歡游泳,享受在水中遨游的暢快;除此之外,他還喜歡科幻片。曾經在給《自然》雜志的文章中,陳宇翱就將量子隱形傳態比喻為星際旅行,而這能夠追溯到曾經看過的科幻片《時間隧道》和《星際迷航》。 陳宇翱主要致力于基于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縱的可拓展量子信息處理研究,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制備出八光子薛定諤貓態。陳宇翱僅在《自然》《自然·物理學》《自然·光子學》《美國科學院院報》《物理評論快報》五個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就發表多篇文章。 其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學術界高度評價,一次入選《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點,兩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年度物理學亮點”,兩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五次入選由兩院院士評選出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三完成人)。2016年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的交叉學科,量子信息技術能夠用一種革命性的方式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傳輸和操縱,在提高運算速度、確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傳輸容量等方面突破經典信息的極限。 陳宇翱教授長期從事可拓展量子信息處理的實驗研究,同他的同事們一起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等方向上取得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實驗實現五、六和八光子量子糾纏,一直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在實驗室發展的高亮度糾纏源技術推動了基于衛星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的發展;利用八光子簇態實驗實現量子計算中容錯率最高的拓撲量子糾錯;利用十比特糾纏首次實現超高分辨的精密測量;系統性地發展了長壽命、高效率的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利用量子隱形傳態首次實現光量子比特和原子比特之間的量子接口,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量子中繼器。這些成果為未來可拓展的量子信息處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9月12日,陳宇翱及其同事苑震生、潘建偉教授等人近期在國際上首次通過量子調控的方法,在超冷原子體系中發現了拓撲量子物態中的準粒子——任意子,并證實了任意子的分數統計特性,創造性地搭建了新的實驗系統并開發了獨特的量子調控技術,研發了自旋依賴的超晶格系統來囚禁和操控超冷原子,成功操控光晶格中約800個超冷原子同時產生了約200個四原子自旋糾纏態。 首次觀測到了四體環交換相互作用,并通過微波反轉原子自旋的方法,實現了任意子之間的編織交換過程,首次在光晶格體系中直接觀測到了任意子交換產生的分數拓撲相位。向著實現拓撲量子計算邁出了重要一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物理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2019年11月2日,獲得科學探索獎數學物理學獎。 免責聲明:編寫或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的信息,為光電行業盡一些綿薄之力。若文字或圖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有不當之處,請作者在20個工作日之內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協調給予處理。 聯系郵箱:lm@focaloptics.com,歡迎相關行業朋友與我們約稿。謝謝。 |
|手機版|搜索|焦點光學|光電工程師社區
( 鄂ICP備17021725號-1 鄂網安備42011102000821號 )
Copyright 2015 光電工程師社區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申明:本站為非盈利性公益個人網站,已關閉注冊功能,本站所有內容均為網絡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您對某些內容有質疑或不快,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 2001-2022 光電工程師社區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17021725號 網站公安備案號:鄂42011102000821號 Powered by Discuz! X3.2
GMT+8, 2023-8-30 12:44